<button id="qmt0w"><acronym id="qmt0w"></acronym></button>
<dd id="qmt0w"></dd>
    <li id="qmt0w"><tr id="qmt0w"></tr></li>

    1. <dd id="qmt0w"></dd>

        您現在的位置:船貨之家 > 新聞資訊 > 水運資訊 > 正文
        節能降碳“路線圖”出爐
        來源:中國船貨網 發布人: 點擊量:
        5月29日,國務院發布《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簡稱《方案》),明確了今明兩年節能降碳的具體目標和行動路徑。

        《方案》完善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調控,重點控制化石能源消費,強化碳排放強度管理,分領域分行業實施節能降碳專項行動,更高水平更高質量做好節能降碳工作,更好發揮節能降碳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總體要求

        2024年

        ▶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別降低2.5%左右、3.9%左右,

        ▶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源消耗降低3.5%左右,

        ▶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達到18.9%左右,

        ▶重點領域和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形成節能量約5000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約1.3億噸。

        2025年

        ▶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達到20%左右,

        ▶重點領域和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形成節能量約5000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約1.3億噸。

        十大任務

        化石能源消費減量替代行動

        ▶嚴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費。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推動煤電低碳化改造和建設,推進煤電節能降碳改造、靈活性改造、供熱改造“三改聯動”。到2025年底,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平原地區散煤基本清零,基本淘汰35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及各類燃煤設施。

        ▶優化油氣消費結構。合理調控石油消費,推廣先進生物液體燃料、可持續航空燃料。

        非化石能源消費提升行動

        ▶加大非化石能源開發力度。加快建設以沙漠、戈壁、荒漠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到2025年底,全國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占比達到39%左右。

        ▶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納能力。加快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外送通道,提升跨省跨區輸電能力。到2025年底,全國抽水蓄能、新型儲能裝機分別超過6200萬千瓦、4000萬千瓦;各地區需求響應能力一般應達到最大用電負荷的3%—5%,年度最大用電負荷峰谷差率超過40%的地區需求響應能力應達到最大用電負荷的5%以上。

        ▶大力促進非化石能源消費??茖W合理確定新能源發展規模,在保證經濟性前提下,資源條件較好地區的新能源利用率可降低至90%。加強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簡稱“綠證”)交易與節能降碳政策銜接,2024年底實現綠證核發全覆蓋。

        鋼鐵行業節能降碳行動

        ▶加強鋼鐵產能產量調控。嚴格落實鋼鐵產能置換,嚴禁以機械加工、鑄造、鐵合金等名義新增鋼鐵產能,嚴防“地條鋼”產能死灰復燃。

        ▶深入調整鋼鐵產品結構。大力發展高性能特種鋼等高端鋼鐵產品,嚴控低附加值基礎原材料產品出口。到2025年底,電爐鋼產量占粗鋼總產量比例力爭提升至15%,廢鋼利用量達到3億噸。

        ▶加快鋼鐵行業節能降碳改造。推進高爐爐頂煤氣、焦爐煤氣余熱、低品位余熱綜合利用,推廣鐵水一罐到底、鑄坯熱裝熱送等工序銜接技術。到2025年底,鋼鐵行業能效標桿水平以上產能占比達到30%,能效基準水平以下產能完成技術改造或淘汰退出,全國80%以上鋼鐵產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與2023年相比,噸鋼綜合能耗降低2%左右,余熱余壓余能自發電率提高3個百分點以上。2024—2025年,鋼鐵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形成節能量約2000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約5300萬噸。

        石化化工行業節能降碳行動

        ▶嚴格石化化工產業政策要求。強化石化產業規劃布局剛性約束。到2025年底,全國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億噸以內。

        ▶加快石化化工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實施能量系統優化,加強高壓低壓蒸汽、馳放氣、余熱余壓等回收利用,推廣大型高效壓縮機、先進氣化爐等節能設備。到2025年底,煉油、乙烯、合成氨、電石行業能效標桿水平以上產能占比超過30%,能效基準水平以下產能完成技術改造或淘汰退出。2024—2025年,石化化工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形成節能量約4000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約1.1億噸。

        ▶推進石化化工工藝流程再造。加快推廣新一代離子膜電解槽等先進工藝。

        有色金屬行業節能降碳行動

        ▶優化有色金屬產能布局。嚴格落實電解鋁產能置換,從嚴控制銅、氧化鋁等冶煉新增產能,合理布局硅、鋰、鎂等行業新增產能。到2025年底,再生金屬供應占比達到24%以上,鋁水直接合金化比例提高到90%以上。

        ▶嚴格新增有色金屬項目準入。新建和改擴建電解鋁項目須達到能效標桿水平和環??冃級水平,新建和改擴建氧化鋁項目能效須達到強制性能耗限額標準先進值。

        ▶推進有色金屬行業節能降碳改造。推廣高效穩定鋁電解、銅锍連續吹煉、豎式還原煉鎂、大型礦熱爐制硅等先進技術,加快有色金屬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到2025年底,電解鋁行業能效標桿水平以上產能占比達到30%,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達到25%以上;銅、鉛、鋅冶煉能效標桿水平以上產能占比達到50%。2024—2025年,有色金屬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形成節能量約500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約1300萬噸。

        建材行業節能降碳行動

        ▶加強建材行業產能產量調控。嚴格落實水泥、平板玻璃產能置換。到2025年底,全國水泥熟料產能控制在18億噸左右。

        ▶嚴格新增建材項目準入。新建和改擴建水泥、陶瓷、平板玻璃項目須達到能效標桿水平和環??冃級水平。到2025年底,水泥、陶瓷行業能效標桿水平以上產能占比達到30%,平板玻璃行業能效標桿水平以上產能占比達到20%。

        ▶推進建材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優化建材行業用能結構,推進用煤電氣化。到2025年底,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50%左右水泥熟料產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2024—2025年,建材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形成節能量約1000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約2600萬噸。

        建筑節能降碳行動

        ▶加快建造方式轉型。嚴格執行建筑節能降碳強制性標準,強化綠色設計和施工管理,研發推廣新型建材及先進技術。到2025年底,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新建公共機構建筑、新建廠房屋頂光伏覆蓋率力爭達到50%,城鎮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達到8%,新建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面積較2023年增長2000萬平方米以上。

        ▶推進存量建筑改造。落實大規模設備更新有關政策,結合城市更新行動、老舊小區改造等工作,加快建筑節能改造。到2025年底,完成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面積較2023年增長2億平方米以上,城市供熱管網熱損失較2020年降低2個百分點左右,改造后的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節能率分別提高30%、20%。

        ▶加強建筑運行管理。分批次開展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節能督查檢查。

        交通運輸節能降碳行動

        ▶推進低碳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車站、鐵路、機場等用能電氣化水平,推動非道路移動機械新能源化,加快國內運輸船舶和港口岸電設施匹配改造。

        ▶推進交通運輸裝備低碳轉型。加快淘汰老舊機動車,提高營運車輛能耗限值準入標準。到2025年底,交通運輸領域二氧化碳排放強度較2020年降低5%。

        ▶優化交通運輸結構。推進港口集疏運鐵路、物流園區及大型工礦企業鐵路專用線建設,推動大宗貨物及集裝箱中長距離運輸“公轉鐵”“公轉水”。到2025年底,鐵路和水路貨運量分別較2020年增長10%、12%,鐵路單位換算周轉量綜合能耗較2020年降低4.5%。

        公共機構節能降碳行動

        ▶加強公共機構節能降碳管理。嚴格實施對公共機構的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探索能耗定額預算制度。到2025年底,公共機構單位建筑面積能耗、單位建筑面積碳排放、人均綜合能耗分別較2020年降低5%、7%、6%。

        ▶實施公共機構節能降碳改造。實施公共機構節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設備更新清單管理。到2025年底,公共機構煤炭消費占比降至13%以下,中央和國家機關新增鍋爐、變配電、電梯、供熱、制冷等重點用能設備能效先進水平占比達到80%。

        用能產品設備節能降碳行動

        ▶加快用能產品設備和設施更新改造。動態更新重點用能產品設備能效先進水平、節能水平和準入水平,推動重點用能設備更新升級,加快數據中心節能降碳改造。與2021年相比,2025年工業鍋爐、電站鍋爐平均運行熱效率分別提高5個百分點以上、0.5個百分點以上,在運高效節能電機、高效節能變壓器占比分別提高5個百分點以上、10個百分點以上,在運工商業制冷設備、家用制冷設備、通用照明設備中的高效節能產品占比分別達到40%、60%、50%。

        ▶加強廢舊產品設備循環利用。加快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加強廢舊產品設備回收處置供需對接。

        管理機制

        ▶強化節能降碳目標責任和評價考核。落實原料用能和非化石能源不納入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調控等政策,細化分解各地區和重點領域、重點行業節能降碳目標任務。嚴格實施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加強節能降碳形勢分析。

        ▶嚴格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和環評審批。加強節能審查源頭把關,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上馬。建立重大項目節能審查權限動態調整機制,加強節能審查事中事后監管。嚴格落實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

        ▶加強重點用能單位節能降碳管理。建立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管理檔案,開展重點領域能效診斷,加強節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設備更新項目儲備。實行重點用能單位化石能源消費預算管理。

        ▶加大節能監察力度。加快健全省、市、縣三級節能監察體系,加強節能法律法規政策標準監督檢查。到2024年底,各地區完成60%以上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監察;到2025年底,實現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監察全覆蓋。

        ▶加強能源消費和碳排放統計核算。建立與節能降碳目標管理相適應的能耗和碳排放統計快報制度,提高數據準確性和時效性。夯實化石能源、非化石能源、原料用能等統計核算基礎。積極開展以電力、碳市場數據為基礎的能源消費和碳排放監測分析。

        支撐保障

        ▶健全制度標準。

        ▶完善價格政策。

        ▶加強資金支持。

        ▶強化科技引領。

        ▶健全市場化機制。

        ▶實施全民行動。


        分享是一種美徳,您的轉發信息有可能幫到其他需要的人,你們的支持是我們前進的動力!中國船貨網-船貨之家www.zgrunyuan.com    微信公眾號:chuanhuow666    客服微信:729731509

        ?

        客服QQ:729731509 729731509341577033 客服電話:15216883386 客服微信號:chuanhuow66

        Copyright © 2015. 船貨之家 版權所有  皖ICP備16010219號-1

        皖公網安備 34010302001252號

        所屬公司:合肥慎樺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v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