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多式聯運發展跑出“加速度”
“‘十三五’期以來,我國多式聯運發展跑出‘加速度’?!敝袊b箱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李牧原表示。自2016年至今,我國的鐵水聯運量從274萬標箱增加到1170萬標箱,國內鐵水聯運主力港口其鐵水聯運量在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占比(窄口徑)從2.9%提升到6.8%。中國鐵路集裝箱發運量從751萬標箱增加到3323萬標箱,中歐班列發運列從1702列增加到17532列,增長了10倍。
中鐵集裝箱運輸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李翀宇介紹,中鐵集裝箱公司充分發揮全國性多式聯運經營企業專業優勢,多措并舉推進多式聯運快速發展。2023年,鐵路箱下水完成39.9萬TEU,同比增長8.3%;積極推進中歐(中亞)班列與新通道無縫銜接,提升多式聯運班列運輸影響力。2023年,中歐班列開行1.7萬列、同比增長6%,發送190萬標箱、同比增長18%?!巴ㄟ^深入實施產品品牌創建提質工程,我們著力打造了鐵??炀€、多聯快車品牌,受到市場廣泛歡迎?!崩盍堄畋硎?。
中遠海運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供應鏈物流事業部總經理柳國旗表示,中遠海運作為央企,積極服務“一帶一路”、京津冀一體化、西部陸海新通道、海南自貿港、長江經濟帶發展等一系列重要國家戰略。2023年已開通內、外貿國內海鐵線路553條,國內海鐵發運量97.8萬TEU;國內拖車發運量405.1萬TEU。在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中,積極開展海外布局,圍繞比雷埃夫斯港打造歐洲陸??炀€公司,網絡覆蓋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亞以及北馬其頓等中歐國家,年均發運重箱16萬TEU(2300列)。
“我國多式聯運已具備規?;l展的條件?!崩钅猎硎?,自2017年開始的國家多式聯運示范工程已經開展了116個,示范線路覆蓋國際和國內,公鐵聯運、國際鐵路聯運、多式聯運樞紐建設、多式聯運信息化、冷鏈多式聯運、化工多式聯運、多式聯運新裝備等領域均有涉及,已經形成立體多維的發展態勢。
鐵路與港航企業、鐵路與物流市場相向而行、加深合作的態勢已經形成。港口作為推動鐵水聯運的主力軍,都把旗下的內陸物流網絡作為新的業務增長點和戰略競爭的核心要素。國際通道已從過去單一海運通道變為陸運通道和海運通道并舉的多元化發展。
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多式聯運擔當主攻方向
中國集裝箱行業協會會長黃田化表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物流行業提質增效降本工作,將多式聯運作為優化物流體系的主攻方向。多式聯運已成為物流產業的主要增量市場,成為國家經濟領域重要的戰略性工程?!耙嫦虍a業界,促進多式聯運全要素整合,推動我國多式聯運不斷擴大壯大,創新發展?!?/p>
“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是提高經濟運行效率的重要舉措,物流成本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服務實體經濟和人民群眾?!崩钅猎J為,事實上我們的物流成本在單段運輸當中都不高,就是說單一環節的成本低,而全鏈條的運行成本高,這樣導致了物流企業的盈利能力低,但貨主企業依然支付較高物流成本,這是物流行業中目前最突出的矛盾。降低物流資源配置效率低、流通循環效率低導致的高成本,是大家形成的共識,要通過優化運輸結構,強化“公轉鐵”“公轉水”,深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改革,形成統一高效競爭的驅動力市場。
“要強化多式聯運對產業鏈供應鏈的優化作用?!崩钅猎硎?,“新三樣”的出口市場增長,帶動了中國貨主的崛起,中國物流企業對國際物流主導權話語權在增加,中國物流企業“走出去”具有深遠影響。隨著內陸地區參與全球合作和拉動進口貿易的能力增強,內陸地區制度性開放力量不斷加強。建立國內統一大市場,就是要發揮沿海先發的引領作用,帶動內陸發展,聚焦在多式聯運領域,要求海港與陸港能高效聯動,構建跨區域的多式聯運體系。
在迅猛發展的背景下,我國多式聯運也面臨著多項挑戰。據了解,我國多式聯運發展面臨多個“無人區”。例如,我國貨運量為全球之最,但貨運流向復雜,多式聯運市場相對分散,需要多元化的服務模式。我國內貿運輸量巨大,但內陸箱不等于內貿箱,鐵路35噸敞頂箱下水阻滯較多。此外,智慧化港口、智能化倉儲、物流電子商務等加快應用,“一帶一路”提供的新舞臺,國內貿易流通模式和結算習慣等,都對企業形成了考驗和挑戰。
聯網補鏈、深化合作多式聯運經營人探索互聯互通
“合作是多式聯運的精髓,中國的多式聯運需要運輸鏈、物流鏈中主要環節的企業形成高效的戰略協同,才能有效解決多式聯運不能聯通的問題?!秉S田化強調。
與會多家企業表示,多式聯運產業鏈中企業之間要深化合作,聯網補鏈、模式創新,通過信息共享、資源互補、優勢互濟,實現多式聯運經營人之間線路、資源、服務、信息,全面、高效地匹配與銜接,擴大多式聯運經營人服務網絡覆蓋范圍、提升多式聯運經營人的綜合服務能力和資源配置水平、降低企業運營成本。
湖北港口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何憲禮建議,要加強頂層設計,在加快推進多式聯運法規制度、產業政策支持、標準規范以及市場機制建設等方面持續加力,真正實現“一單制”“一箱制”。加快多式聯運經營主體的培育,帶動各聯運主體協同發展,形成結構合理的市場集群,服務各產業物流降本增效。同時,要加強信息化系統建設,實現一單到底和全程可視,推進具有公共性的多式聯運信息系統建設,建立信息資源共享機制,推動鐵路、公路對于航空以及海關市場監管等信息交換互通共享。
“解決鐵路多式聯運競爭力不強的關鍵在于‘轉’‘運’環節”,中車長江運輸設備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史洪斌表示,物流裝備一直以來都是現代經濟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打造高效率、高效益的公鐵轉換平臺是核心解決方案。該集團依托現代物流技術及裝備交通運輸行業研發中心的平臺優勢,對智能化多式聯運技術裝備創新進行探索,推出了智能空軌集疏運系統。通過構建空中專用通道,解決了物流樞紐多種物流方式的互聯互通問題。
“我們著力打造干線班列+海運+兩端這種集配模式,與船公司、物流企業共同提供一種模式,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崩盍堄畋硎?,目前電商系統與中鐵信息化系統實現了打通,通過自己的系統,可以直接海運訂艙,反向也是一樣。
集裝箱是多式聯運的載體,中國鐵路積極實施物流裝備系統創新工程,逐步建立35噸寬體箱多式聯運體系,將持續投入符合國家標準的35噸寬體箱,作為鐵路運輸的主箱型,并不斷擴大市場適用范圍。下一步將加強與內貿船公司、港口合作,改造或建造適合裝載35噸寬體箱的船舶,協調港口推廣適合35噸寬體箱的岸橋、港內拖車等設施設備,積極推進散貨入箱。
優化運輸結構,強化“公轉鐵”“公轉水”,積極推進聯網補鏈、深化合作,成為與會多式聯運經營人的廣泛共識。在此次大會上,首倡開展了“多式聯運經營人聯網補鏈合作行動”,這將為多式聯運經營企業開辟一條新路。
與會專家表示,隨著不同運輸方式之間、交通設施與物流市場之間、不同地區之間、沿海與內陸之間的合作體系逐步建立,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定能夠實現多式聯運高質量發展,建成一體銜接、暢通高效、陸海聯動、內外循環的多式聯運服務體系,為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作出更大的貢獻。 分享是一種美徳,您的轉發信息有可能幫到其他需要的人,你們的支持是我們前進的動力!中國船貨網-船貨之家www.zgrunyuan.com 微信公眾號:chuanhuow666 客服微信:729731509